北海歷史
北海公園位于首都北京的中心地區(qū),,與故宮博物院,、景山公園為鄰,。北海園林始建于金大定六年(公元1166年),距今已有850余年的歷史,,是我國現(xiàn)存歷史最悠久,、保存最完整的皇城御苑,也是“一池三山”建園格局的代表作。它集皇家園林,、文人園林,、寺廟園林、風景名勝之大成,,全面地反映了中國古代造園藝術(shù)成就,,代表了中國古典皇家園林最高的造園藝術(shù)水平,具有獨特的造園藝術(shù)風格,是我國古典園林的精華和珍貴的人類文化遺產(chǎn)。
北海公園面積68.2公傾,,其中水面38.9公頃,,陸地29.3公頃。這里水面開闊,、風景秀麗,、湖光塔影、樓臺亭閣,、蒼松翠柏,、宛如仙境。
金大定六年(1166年),,金世宗開始在中都城東北郊(今北海公園一帶)營建太寧宮,,金大定十九年(1179年)建成,興建了一座規(guī)模宏大,、建筑華麗的離宮,,稱為“太寧宮”(又名“萬寧宮”等)。北海園林為太寧宮重要部分,,園林整體布局采取古典皇家園林一池三山的規(guī)制,,用挖太液池的泥土堆筑土山,象征蓬萊,、瀛洲,、方丈等仙山。
園內(nèi)瓊?cè)A島是重要的建置和景區(qū),,昔年建有廣寒殿等多處殿宇,。島上堆疊著自北宋名園艮岳移來的太湖石,景色宜人,,“太液秋風”和“瓊島春陰”在金明昌年間就被列為“燕京八景”之一,。
元代至元年間,忽必烈建設一座新的都城——元大都,。瓊?cè)A島及其所在的湖泊被劃入大都皇城之中,,成為皇城御苑,。
明代,明成祖朱棣于永樂年間下詔遷都北京,。北海園林成為明皇室游幸,、讀書的重要場所,明代一些大臣和文人學士也曾得到明帝賞賜,,游覽園林并留下過很多游記,。
清代曾對北海園林進行大規(guī)模修繕與擴建。特別是乾隆時期,,進行了長達38年的營建,,規(guī)模巨大、工期漫長,、耗資無數(shù),,使北海園林的發(fā)展達到鼎盛時期,奠定了此后北海園林的規(guī)模和格局,。
1925年8月1日北海園林辟為公園對公眾開放。
1961年,,國務院將北海及團城公布為第一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,。
2001年被國家旅游局批準為4A級旅游先進單位。
2003年被評為北京市“精品公園”,。
2011年,,中央精神文明建設指導委員會授予北海公園“全國文明單位”稱號。
2023年被認定為“第二批國家級文明旅游示范單位”,。